期刊简介
本刊隶属于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 “以防为主(三级预防),防治并举”为本杂志的办刊宗旨。主要栏目有流行病学与预防医学、基础研究、临床研究、综述与讲座、技术革新与经验交流、论著摘要与病案报道、域外肿瘤研究信息转载、简讯等。为活跃学术气氛,增加著、读、编者间的交流,本刊还将不定期的设置“学术争鸣”栏目。本刊以从事肿瘤基础研究与临床工作者以及大专院校师生为主要读者对象。
往期目录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 主管单位:齐鲁肿瘤杂志;肿瘤防治杂志;当代肿瘤学杂志
- 主办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国际刊号:11-5456/R
- 国内刊号:11-5456/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方阵来源刊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期刊收录:剑桥科学文摘,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医学文摘,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知网收录(中), ASPT来源刊,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EFEMP1促进宫颈癌微血管生成分子机制研究
宋恩霖;张文辉;熊秀娟;况晓东;俞薇薇
关键词:宫颈癌, EFEMP1, 微血管生成, 分子机制, 印迹法, 蛋白质
摘要:目的 前期研究已证实EFEMP1能促进宫颈癌微血管增生,本研究旨在进一步探讨EFEMP1促进宫颈癌微血管生成的分子机制.方法 利用Pierce CO-IP试剂盒检测宫颈癌细胞中EFEMP1蛋白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的相互作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蛋白表达.利用MTT实验检测内皮细胞增殖活力,Transwell小室法检测内皮细胞迁移能力,Matrigel胶管腔形成能力实验检测内皮管腔形成能力.构建慢病毒干扰颗粒干扰宫颈癌细胞Jagged1表达.利用免疫组化MaxVisonTM法检测组织蛋白表达,内皮CD34组化标记结合Weinner计数法检测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icrovsacular density,MVD).皮下接种Hela-EFEMP1+细胞构建高表达EFEMP1的裸鼠荷瘤模型.结果 p-EGFR和p-MAPK在EFEMP1处理组Hela细胞的表达水平(2.35±0.41和2.56±0.44)分别高于对照组(0.20±0.001,P=0.001;0.64±0.020,P=0.001)和PD153035与EFEMP1联合处理组(1.25±0.33,P=0.004;1.46±0.24,P=0.001).CO-IP结果显示,Hela细胞中EFEMP1与EGFR相互作用.处理组内皮细胞24 h活力(1.78±0.048)、迁移能力(71.7±4.91)和管腔形成能力(19.7±1.75)分别高于对照组(1.38±0.046,P=0.001;30±3.46,P=0.002 3;8.7±1.84,P=0.001 8)和联合处理组(1.51±0.072,P=0.004;37.6±4.98,P=0.008 3;12.6±1.48,P=0.009 3).处理组癌细胞中p-MAPK、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 growth factor,VEGF)和Jagged1的表达水平(0.96±0.05,1.25±0.031,0.82±0.036)分别高于对照组(0.16±0.006,P=0.028;0.54±0.047,P=0.013;0.42±0.017,P=0.026)和U0126与EFEMP1联合处理组(0.56±0.022,P=0.042;0.29±0.016,P=0.008;0.38±0.037,P=0.024).EFEMP1处理Hela-Jagged1 siRNA细胞后上清液作用下的内皮管腔形成能力(14±1.58,P=0.006)和γ-SI与处理组正常癌细胞上清液联合作用的内皮细胞管腔形成能力(12.6±1.33,P=0.008),分别低于处理组癌细胞上清液作用下的内皮细胞(19.7±0.89).宫颈癌组织中,EFEMP1表达分别与p-MAPK和Jagged1表达正相关,p-MAPK表达与Jagged1表达正相关,且p-MAPK和Jagged1的表达分别与宫颈癌MVD呈正相关.动物实验结果显示,LV-JAG1-RNAi慢病毒处理组肿瘤平均体积和质量[(0.160±0.007) cm3;(0.43±0.043)曲分别明显小于对照组[(0.25±0.015) cm3,P=0.001;(0.65±0.027)g,P=0.002].此外,处理组平均MVD(5.0±1.23)也低于对照组(8.7±1.15,P=0.014).结论 EFEMP1促进宫颈癌微血管生成的分子机制是通过与EGFR相互作用,激活MAPK-VEGF/Jagged1信号通路,上调宫颈癌VEGF和Jagged1的表达而旁分泌促进内皮血管生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