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隶属于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 “以防为主(三级预防),防治并举”为本杂志的办刊宗旨。主要栏目有流行病学与预防医学、基础研究、临床研究、综述与讲座、技术革新与经验交流、论著摘要与病案报道、域外肿瘤研究信息转载、简讯等。为活跃学术气氛,增加著、读、编者间的交流,本刊还将不定期的设置“学术争鸣”栏目。本刊以从事肿瘤基础研究与临床工作者以及大专院校师生为主要读者对象。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齐鲁肿瘤杂志;肿瘤防治杂志;当代肿瘤学杂志
主办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出版部门: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5456/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456/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94
出版地区 山东
出版地区 山东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方阵来源刊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 主管单位:齐鲁肿瘤杂志;肿瘤防治杂志;当代肿瘤学杂志
- 主办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国际刊号:11-5456/R
- 国内刊号:11-5456/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肿瘤全溶物冲击的DC联合超抗原SEB对效应细胞免疫活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肿瘤全溶物冲击致敏的树突状细胞(DC)联合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对效应淋巴细胞免疫活性的影响.方法:以DC或联合SEB刺激效应细胞,流式细胞术(FCM)检测产生TNF-α的效应细胞阳性率,MTT法检测效应细胞的增殖效应,以及HcaF肝癌细胞全溶物冲击后的DC联合SEB刺激T细胞时对HcaF细胞的杀伤效果.结果:100ng/mLSEB刺激效应细胞5d时产生TNF-α分泌高峰,阳性......
作者:申志华;揭伟;邢飞跃 刊期: 2005- 16
-
D-氨基葡萄糖衍生物抑制HepG2细胞生长及诱导凋亡的初步研究
目的:研究D-葡萄糖衍生物对人肝癌HepG2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进而探讨D-葡萄糖衍生物诱导HepG2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的D-葡萄糖衍生物处理HepG2,采用MTT法测定其对HepG2细胞生长增殖的抑制作用,通过荧光显微镜、透射电镜、流式细胞术和DNA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凋亡细胞的形态结构及其对HepG2细胞诱导凋亡的效应.结果:D-氨基葡萄糖衍生物能抑制HepG2细胞的生长增殖,并呈......
作者:吴静;寇炜;高明太;周永宁;姬瑞;王爱勤;薛群基 刊期: 2005- 16
-
细胞核形态学参数对腮腺多形性腺瘤恶性增殖能力的判断价值
目的:探讨细胞核形态学参数在腮腺多形性腺瘤恶性增殖发生、发展中的生物学意义及临床指导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对腮腺多形性腺瘤进行肿瘤细胞群体的增殖周期动力学检测,利用计算机图象处理系统进行肿瘤细胞核形态计量,根据肿瘤细胞核的形态测量参数和导出参数等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从良性多形性腺瘤到多形性腺瘤增生活跃型、恶性多形性腺瘤,随肿瘤细胞增生活跃程度增加,SPF及PI指数逐渐增高,组间......
作者:李志刚;平凡;唐建民;曹莉莉;孙德刚;董少鹏;孙亚夫 刊期: 2005- 16
-
围手术期输血对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的影响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输血对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的影响.方法:对427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的围手术期输血情况和术后复发转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围手术期输血组术后1、2和3年局部复发率分别为10.5%(4/38)、15.8%(6/38)和18.4%(7/38),而未输血组术后1、2和3年局部复发率分别为2.6%(10/389)、5.1%(20/389)和6.7%(26/38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张爱玲;王永霞;曹茵;黄珂铭;钟慕仪;吴丽华;邓丁梅 刊期: 2005- 16
-
乳腺癌组织人端粒酶逆转录酶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目的:分析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的蛋白表达与肿瘤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转移及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LAB法,检测67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石蜡包埋组织中hTERT的蛋白表达.结果:67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强阳性者44例,弱阳性者23例.hTERT蛋白主要定位于癌细胞胞质,少部分细胞核也有表达.本组乳腺癌分期和分级越高,hTERT蛋白表达的强阳性率越高,P值分别......
作者:刘梅;宋欣;刘武;赵坡 刊期: 2005- 16
-
维生素E琥珀酸酯联合他莫昔芬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
目的:检测维生素E琥珀酸酯(VES)联合他莫昔芬(tamoxifen)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并分析调控Fas/FasL系统表达在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方法:人乳腺癌细胞MCF-7(ER阳性)和MDA-MB-435(ER阴性)以VES联合他莫昔芬作用24和48h,vES浓度为10和20μg/mL,他莫昔芬的浓度分别为1、5和10μmol/L.以MTT法测定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以流式细胞......
作者:张军初;张伟;徐昕昀;朱大乔;张玲珍;王强 刊期: 2005- 16
-
细针吸取组织学检查结合钼靶摄片在女性T1期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为了探讨细针吸取组织学检查结合钼靶摄片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对术后病理诊断乳腺癌、术前行钼靶摄片和(或)细针吸取组织学检查共28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3例患者中术前行细针穿刺,阳性率78.4%,假阴性率21.6%.165例钼靶摄片患者中,阳性率为70.9%,假阴性率29.1%.联合检查93例,阳性率93.5%,假阴性率6.5%.钼靶摄片和细针吸取组织学检查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
作者:李南林;张震;王岭;李晓军 刊期: 2005- 16
-
树突状细胞对自体CIK细胞体外杀伤肺腺癌细胞影响的研究
目的:研究人外周血树突细胞(dendriticcell,DC)对自体CIK细胞体外杀伤肺腺癌细胞的影响,以期获得具有抗原特异性杀伤功能的细胞毒活性细胞,并分别对CIK、LAK和CD3AK的杀伤效果进行比较.方法:采用某一肺腺癌肿瘤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bloodmononuclearcells,PBMNC),经体外诱导分别扩增出CIK、LAK、CD3AK和DC细胞,再将靶细胞抗......
作者:郑秋红;郑天荣;谢云青;陈蓉明;龚福生;汪相如 刊期: 2005- 16
-
乳腺癌组织中uP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中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rokinase-typeplasminogenactivator,uPA)的表达与肿瘤浸润转移的关系,揭示乳腺癌的浸润转移机制.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02例乳腺癌组织和30例乳腺非癌组织中uPA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在102例乳腺癌组织中,uPA的阳性表达率为70.6%(72/102),与良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黄晓曦;陈明铭;陈依期;王力群;高凌云 刊期: 2005- 16
-
恶性黑色素瘤38例临床分析
回顾分析了16年间收治的38例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资料.结果1年生存率54.1%(20/37),3年生存率28.1%(9/32),5年生存率24%(6/25),7年以上生存率16.7%(3/18).初步研究结果提示,恶性黑色素瘤应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切除,并配合化疗、放疗和免疫综合性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及生存率.......
作者:吴光兴;卢军;丛树东 刊期: 2005- 16
动态资讯
- 1 早期宫颈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临床研究
- 2 12例多原发性胃癌临床病理分析
- 3 Anxa2和P-gp蛋白相互作用对多药耐药乳腺癌细胞迁移与侵袭影响的研究
- 4 胃癌线粒体基因组控制区变异和不稳定性的研究
- 5 TMPyP4对肝癌细胞HepG2生长抑制作用的研究
- 6 中药癌痛克抗炎镇痛的实验研究
- 7 5-FU对人胃癌细胞系p53β表达影响生物学意义探讨
- 8 中国2004-2005肾癌死亡分析——第三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资料分析
- 9 肝癌微创治疗对机体T淋巴细胞亚群影响的研究现状
- 10 大黄素逆转乳腺癌细胞多药耐药及其对ERCC1蛋白表达的影响
- 11 中国妇女行为危险因素与子宫颈癌发病关系的Meta分析
- 12 50℃热疗对CT-26细胞体外作用的观察
- 13 子宫次全切除术两种不同术式预防宫颈残端癌效果观察
- 14 二次探查成功切除颈动脉体瘤一例
- 15 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和治疗
- 16 咽淋巴环非霍奇金淋巴瘤157例临床病理分析
- 17 Ki67与卵巢肿瘤的研究进展
- 18 24例华氏巨球蛋白血症临床分析
- 19 干扰BDNF表达对97-H细胞侵袭影响及其机制的探讨
- 20 高聚生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