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隶属于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 “以防为主(三级预防),防治并举”为本杂志的办刊宗旨。主要栏目有流行病学与预防医学、基础研究、临床研究、综述与讲座、技术革新与经验交流、论著摘要与病案报道、域外肿瘤研究信息转载、简讯等。为活跃学术气氛,增加著、读、编者间的交流,本刊还将不定期的设置“学术争鸣”栏目。本刊以从事肿瘤基础研究与临床工作者以及大专院校师生为主要读者对象。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齐鲁肿瘤杂志;肿瘤防治杂志;当代肿瘤学杂志
主办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出版部门: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5456/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456/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94
出版地区 山东
出版地区 山东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方阵来源刊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 主管单位:齐鲁肿瘤杂志;肿瘤防治杂志;当代肿瘤学杂志
- 主办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国际刊号:11-5456/R
- 国内刊号:11-5456/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肿瘤抗血管生成生物化疗的研究进展
传统的化疗通过杀伤肿瘤细胞抑制肿瘤的生长和侵袭,在对细胞毒化疗药物研究的同时发现,绝大多数药物在低剂量、高频率的给药方式下对肿瘤血管内皮细胞有持续抑制和杀伤作用,即后来所提出的抗血管生成的生物化疗.这种以肿瘤血管内皮细胞为作用靶点的化疗,其理论依据主要是肿瘤的生长和侵袭离不开新生血管的生成.目前认识到,许多化疗药物及一些抗肿瘤中药的有效成分在体外实验或体内实验中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发挥抗血管生成作用......
作者:马亚军;钱晓萍;刘宝瑞 刊期: 2006- 07
-
Ap-1和胃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AP-1是一种核转录因子,典型的AP-1复合物由c-Jun和c-Fos两个亚单位组成,通过形成亮氨酸拉链,以其α螺旋延伸处的碱性残基与DNA结合从而调控基因转录.近年来,AP-1信号转导通路与肿瘤关系的研究取得了较多进展,在与胃癌关系的研究中,人们研究了胃癌细胞生长的机制中AP-1的介导作用,AP-1在HP诱发胃癌作用中的角色及各种药物和化学物质是如何通过抑制AP-1活性来抑制癌细胞生长的等内容,......
作者:孙逊;桑荣霞;杨会锁 刊期: 2006- 07
-
AFP阳性胃癌的研究进展
AFP阳性胃癌(alpha-fetoproteinproducinggastriccarcinoma,APGC)发病率文献统计占胃癌的5.1%~15%.其临床病理学特征与普通型胃癌有较大不同,更易发生肝转移和早期淋巴道转移,具有明显的侵袭性和恶性生物学行为,被认为是一个独立的预后因素.了解APGC高侵袭性的分子作用机制对于今后制定出新的诊断治疗方案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APF的升高与APGC的高侵......
作者:宋玉环;汪运山;胡安拉 刊期: 2006- 07
-
转化生长因子α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α(transforminggrowthfactoralpha,TGF-α)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31例胰腺癌及对应癌旁组织中TGF-α的表达水平,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1例胰腺癌中TGF-α的阳性表达18例(58.06%),明显高于对应癌旁组织;同时发现TGF-α在癌旁神经组织中高表达.结论:与对应癌旁......
作者:陆澄;曾水林;杨鹏 刊期: 2006- 07
-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FHIT基因表达缺失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FHIT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中的表达缺失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46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及正常的肺支气管黏膜组织12例石蜡标本中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fragilehistidinetriad,FHIT)基因在各组织中的表达.结果:FHIT基因在NSCLC中的表达缺失率为76.1%,明显高于正常的肺支气管......
作者:李鹏;李道堂 刊期: 2006- 07
-
胃癌生长抑素受体mRNA表达的研究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生长抑素受体(SSTR)各亚型的分布与表达特性.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24例胃癌肿瘤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中5种SSTR亚型mRNA的表达.结果:胃癌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中SSTR1、2、5mRNA阳性表达率均为100%(24/24);SSTR3、4mRNA在肿瘤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9%(19/24)和71%(17/24),在癌旁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
作者:瞿卫;王自正;王书奎;王峰 刊期: 2006- 07
-
胰腺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VEGF-D)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胰腺癌中VEGF-D的表达,分析其与胰腺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62例胰腺癌患者中,VEGF-D总的阳性率为67.7%,在伴淋巴结转移的胰腺癌中阳性率为89.5%,而无淋巴结转移的为58.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另外可见VEGF-D的表达与脉管侵犯明显相关.随访24......
作者:范丽昕;李吉友;沈琳 刊期: 2006- 07
-
E-cad和VEGF及PCNA表达与胆囊癌生物学特性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不同胆囊疾病中E钙黏蛋白(E-ca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和分布的差异,探讨E-cad、VEGF和PCNA表达与胆囊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及其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收集胆囊癌标本41例,胆囊腺瘤标本14例,慢性胆囊炎10例,应用免疫组化染色SP法分析.结果:胆囊癌VEGF阳性表达率(33/41)显著高于胆囊腺瘤(6/14)和胆囊炎(0/10),......
作者:张晓岚;石麒麟;夏慧 刊期: 2006- 07
-
激光捕获显微切割与荧光差异显示技术结合应用于子宫内膜癌相关基因的研究
目的:排除混杂细胞的干扰,获取并研究人子宫内膜癌发病特异相关基因,探索子宫内膜癌发生的分子机制.方法:运用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LCM)获取无间质混杂的人正常子宫内膜腺管上皮细胞与子宫内膜癌细胞,提取微量RNA并进行纯化及浓缩,采用荧光差异显示技术(FDD-PCR),筛选与子宫内膜癌发病特异相关的基因片段,克隆测序并进行分析.结果:经杂交鉴定获得6条差异基因片段,1条在正常子宫内膜中高表达,5条在......
作者:刘文欣;田菁;郝希山;李文录 刊期: 2006- 07
-
热休克蛋白70和90α在人胃癌组织中表达及其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目的:研究热休克蛋白70和90α在人胃癌组织和正常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41例胃癌组织和相应的正常黏膜组织分别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RT-PCR检测,分析检测结果.结果:热休克蛋白70和90α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分别为75.6%(31/41)和80.5%(33/41),明显高于正常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在分化较差的肿瘤类型中表达分别为85.2%和88.9%,高于分化较好的......
作者:张剑军;徐惠绵;阎影;王振宁;赵宜良;张涛;赵岩 刊期: 2006- 07
动态资讯
- 1 家族性多发肿瘤遗传一例临床分析
- 2 PET对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放疗计划的影响
- 3 肺鳞状细胞癌分子特征及治疗对策研究现状
- 4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VEGFR-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5 临床肿瘤学中CT的应用
- 6 双肺转移瘤介入联合爱迪注射液治疗的临床观察
- 7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GST-π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
- 8 VEGF及其受体KDR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与肿瘤血管形成关系
- 9 姜黄素抗肿瘤作用试验观察
- 10 原发性卵巢恶性淋巴瘤6例临床分析
- 11 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17例治疗分析
- 12 石蜡包埋肺癌组织DNA提取方法的改进
- 13 肝癌肝段栓塞与常规栓塞化疗致急性肝功能损害的酶学变化
- 14 羟基喜树碱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附82例报告
- 15 抗肿瘤血管形成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 16 血管抑素研究的新进展
- 17 三阴性乳腺癌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与多西他赛新辅助化疗临床对照研究
- 18 小肝癌患者术后肝内早期复发的生存因素分析
- 19 组织hTERT基因及GGTmRNA-H亚型与血清AFP对小肝癌早期诊断意义的比较
- 20 治疗失败的晚期大肠癌含奥沙利铂方案化疗的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