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隶属于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 “以防为主(三级预防),防治并举”为本杂志的办刊宗旨。主要栏目有流行病学与预防医学、基础研究、临床研究、综述与讲座、技术革新与经验交流、论著摘要与病案报道、域外肿瘤研究信息转载、简讯等。为活跃学术气氛,增加著、读、编者间的交流,本刊还将不定期的设置“学术争鸣”栏目。本刊以从事肿瘤基础研究与临床工作者以及大专院校师生为主要读者对象。
往期目录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 主管单位:齐鲁肿瘤杂志;肿瘤防治杂志;当代肿瘤学杂志
- 主办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国际刊号:11-5456/R
- 国内刊号:11-5456/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方阵来源刊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期刊收录:剑桥科学文摘,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医学文摘,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知网收录(中), ASPT来源刊,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宫颈癌术后调强放疗髂骨骨髓受量与血液学毒性相关性研究
袁佳;常建英;李凤虎;李杰慧;冉立;洪卫
关键词:宫颈肿瘤, 调强放射治疗, 髂骨骨髓, 骨髓受量, 血液学毒性
摘要:目的 分析宫颈癌术后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髂骨骨髓受照剂量、体积与血液学毒性的关系,探讨IMRT中髂骨骨髓的剂量限制.方法 选择2007 07-01 2011-07 31贵州省肿瘤医院收治的宫颈癌根治术后辅助放疗的5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放疗采用IMRT联合阴道残端近距离治疗,并行紫杉醇+顺铂同期和(或)同步化疗2~4个周期.髂骨骨髓勾画在定位CT上进行,包括股骨头水平以上的全部髂骨,仅画骨髓腔而不包括骨皮质,勾画时窗宽为500 HU,窗位为200 HU.治疗期间每周复查血常规.血液学毒性按CTC 3.0标准评估,以放疗过程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血红蛋白和血小板计数中低1次作为分级评估记录.将Ⅰ~Ⅱ级血液学毒性定为阴性,Ⅲ~Ⅳ级血液学毒性定为阳性.分别比较血液学毒性的程度(阴性或阳性)与髂骨骨髓受照体积(V10、V20、V30、V40和V50分别表示10、20、30、40和50 Gy照射体积占整个体积的百分比)之间的关系.结果 56例患者髂骨骨髓体积为(138.31~184.43) cm3,中位体积164.41 cm3.血液学毒性Ⅰ级11例(19.6%),Ⅱ级12例(21.4%),Ⅲ级26例(46.4%),Ⅳ级7例(12.5%).阴性血液学毒性患者占总患者的41.1%(23/56),阳性患者则占58.9%(33/56).血液学毒性阳性发生率在V30(P=0.004)、V40(P=0.031)、V50(P-0.03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仅髂骨骨髓V30(P=0.018)和V40、(P=0.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髂骨骨髓V30、V40及化疗周期数均为影响血液学毒性发生率的独立因素.V40>22.5%血液学毒性阳性发生率为78.6%,而V40≤22.5%时则仅为39.3%,P=0.003.同时化疗1~2个周期(同期化疗)患者血液学毒性阳性发生率为44.7%,3~4个周期(同期化疗+同步化疗)的患者则为72.5%,P=0.009 4.结论 宫颈癌术后IMRT中髂骨骨髓V40与血液学毒性的阳性(Ⅲ~Ⅳ级)发生相关,提示限制V40≤22.5%对于保护髂骨骨髓功能具有一定意义.而化疗周期的累加也是影响血液学毒性发生的关键因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