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隶属于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 “以防为主(三级预防),防治并举”为本杂志的办刊宗旨。主要栏目有流行病学与预防医学、基础研究、临床研究、综述与讲座、技术革新与经验交流、论著摘要与病案报道、域外肿瘤研究信息转载、简讯等。为活跃学术气氛,增加著、读、编者间的交流,本刊还将不定期的设置“学术争鸣”栏目。本刊以从事肿瘤基础研究与临床工作者以及大专院校师生为主要读者对象。

首页>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 主管单位:齐鲁肿瘤杂志;肿瘤防治杂志;当代肿瘤学杂志
  • 主办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国际刊号:11-5456/R
  • 国内刊号:11-5456/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方阵来源刊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期刊收录:剑桥科学文摘,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医学文摘,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知网收录(中), ASPT来源刊,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5年第11期

Disulfiram联合铜对B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株增殖与凋亡影响机制探讨

邓漫漫;蒋治武;李洁;陈凯;李鹏;周淑芸;徐兵

关键词:双硫仑, 铜, nalm6, 线粒体通路,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
摘要:目的 研究Disulfirum(DS)联合Cu(DS/Cu)对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细胞株(nalm6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DS/Cu对Nalm6的增殖抑制作用,Annexin V/PI法检测不同浓度DS/Cu对Nalm6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JC-1法检测不同浓度DS/Cu处理nalm6后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药物处理后线粒体通路相关蛋白(Bcl-2和Bcl-xl)的表达变化.结果 0.5 μmol/L Cu作用24h后对nalm6细胞的增殖抑制率为(6.39±4.9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244,P=0.154.而不同浓度的(0.05、0.1、0.2、0.4、0.8、1.6、3.2和6.4μmol/L)DS联合0.5 μmol/L Cu对nalm6细胞均具有显著的增殖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22.29±6.69)%、(48.66±11.58)%、(50.83±12.61)%、(59.24±9.43)%、(62.74±9.17)%、(66.7±7.63)%、(72.13±7.94)%和(77.86±5.4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4 h的IC50为(0.18±0.08) μmol/L.Annexin V/PI检测细胞凋亡结果显示,0.5 μmol/L Cu作用24 h后nalm6细胞的凋亡比例为(7.82±5.13)%,与对照组(8.34±6.2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12,P=0.916.而不同浓度的DS/Cu对nalm6细胞均具有显著的诱导凋亡作用,0.025、0.05、0.1、0.2和0.5 μmol/L的DS联合Cu(0.5 μmol/L)作用24h后的凋亡率分别为(17.84±7.68)%、(31.39±5.86)%、(60.41±13.87)%、(69.26±13.29)%和(81.37±12.7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JC-1法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变化结果显示,单药Cu(0.5μmol/L)组的JC-1多聚体/单体比值为1.12±0.09,与对照组(0.90±0.1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442,P=0.071.不同浓度的(0.025、0.05、0.1、0.2和0.5 μmol/L)DS联合0.5 μmol/L Cu组处理nalm6细胞12 h后,线粒体膜电位水平明显降低,表现为JC-1多聚体/单体比值随浓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分别为1.4±0.32、0.32±0.13、0.14±0.09、0.1±0.02和0.06±0.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蛋白质印迹法显示,DS/Cu处理nalm6细胞12 h后能下调Bcl-2及Bcl-xl蛋白的表达.结论 DS/Cu对BALL具有增殖抑制及诱导其凋亡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线粒体通路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