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隶属于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 “以防为主(三级预防),防治并举”为本杂志的办刊宗旨。主要栏目有流行病学与预防医学、基础研究、临床研究、综述与讲座、技术革新与经验交流、论著摘要与病案报道、域外肿瘤研究信息转载、简讯等。为活跃学术气氛,增加著、读、编者间的交流,本刊还将不定期的设置“学术争鸣”栏目。本刊以从事肿瘤基础研究与临床工作者以及大专院校师生为主要读者对象。

首页>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 主管单位:齐鲁肿瘤杂志;肿瘤防治杂志;当代肿瘤学杂志
  • 主办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国际刊号:11-5456/R
  • 国内刊号:11-5456/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方阵来源刊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期刊收录:剑桥科学文摘,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医学文摘,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知网收录(中), ASPT来源刊,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8年第10期

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腺癌一线阿法替尼与顺铂联合培美曲塞化疗对照单中心临床研究

别志欣;冯林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腺癌, 阿法替尼,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肿瘤标志物, 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 毒性反应
摘要:目的 国内对阿法替尼作为一线方案治疗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腺癌(non-small cell lung adenocarcinoma,NSCLAC)的报道少见,比较一线阿法替尼方案与顺铂(DDP)+培美曲塞(PEM)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i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晚期NSCLAC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4-07-01-2015-12-31 EGFR突变晚期NSCLAC患者34例为观察组,按照年龄、性别配伍原则,回顾性收集2013 07-01-2014 12-31晚期NSCLAC患者34例为对照组,观察组予口服阿法替尼靶向治疗,对照组予4~6个周期DDP+ PEM化疗方案,比较两组治疗3个月后近期疗效、肿瘤标志物变化,记录两组随访期间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和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结果 治疗3个月,观察组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为58.8%,高于对照组的47.1%;观察组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为88.2%,高于对照组的79.4%,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为(55.6±12.6) μg/L、癌抗原(CA125)为(49.8±14.8) U/mL、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为(3.56±1.21) μg/L、血管内皮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为(60.1±14.0) pg/mL,对照组CEA下降为(52.3±14.5) μg/L、CA125下降为(54.1±16.6) U/mL、CYFRA21-1下降为(3.07±1.03) μg/L、VEGF下降为(55.4±12.5) p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截至2016-12,观察组、对照组中位PFS分别为11.5、6.8个月,观察组入组12个月PFS比例为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6.5%,两组PFS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OS曲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泻、皮疹、黏膜炎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呕吐、末梢神经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一线阿法替尼方案与DDP+ PEM方案治疗EGFR突变晚期NSCLAC近期疗效相当,阿法替尼方案在无疾病进展方面具备明显优势,主要毒性反应为腹泻、皮疹和黏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