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隶属于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 “以防为主(三级预防),防治并举”为本杂志的办刊宗旨。主要栏目有流行病学与预防医学、基础研究、临床研究、综述与讲座、技术革新与经验交流、论著摘要与病案报道、域外肿瘤研究信息转载、简讯等。为活跃学术气氛,增加著、读、编者间的交流,本刊还将不定期的设置“学术争鸣”栏目。本刊以从事肿瘤基础研究与临床工作者以及大专院校师生为主要读者对象。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齐鲁肿瘤杂志;肿瘤防治杂志;当代肿瘤学杂志
主办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出版部门: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5456/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456/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94
出版地区 山东
出版地区 山东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方阵来源刊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 主管单位:齐鲁肿瘤杂志;肿瘤防治杂志;当代肿瘤学杂志
- 主办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国际刊号:11-5456/R
- 国内刊号:11-5456/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生长因子信号通路与乳腺癌内分泌耐药的研究进展
肿瘤细胞对内分泌治疗的主要药物他莫昔芬耐药已成为乳腺癌治疗中的一个严重问题.大量研究结果显示,生长因子及其下游的Ras-Raf-Mek-MAPK和PI3K-Akt通路过度表达与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耐药密切相关.15%~30%的乳腺癌患者HER-2基因通过点突变扩增或过表达,与乳腺癌对各种治疗产生抗性和预后不良密切相关.生长因子可通过基因组和非基因组机制使乳腺癌细胞对雌激素的敏感性增加,极低的雌激素水平......
作者:张战民;张凤春 刊期: 2006- 16
-
乳腺癌相关特异基因的研究进展
乳腺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西方国家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恶性肿瘤之首.我国目前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也逐年增高,且有发病年龄提早的趋向.乳腺癌的特异基因的研究结果可以为临床尽早诊断及综合化治疗乳腺癌提供有利帮助.近年来,不少学者对乳腺癌特异基因进行研究,从而对它们的性质、作用以及分子生物学机制有了较深入的了解.综合分析这些乳腺癌特异基因在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功能可以让我们更好的理解和应用这些......
作者:孙永杰;侯连泽 刊期: 2006- 16
-
p16抑癌基因与肿瘤
p16基因位于人类染色体9p21,其编码蛋白特异性抑制CDK4和CDK6的活性,参与正常细胞周期调控.在肿瘤中,p16基因存在广泛而频繁的缺失和突变,被认为是新的抑癌基因.就p16基因的发现、结构和生物学特性,基因改变与肿瘤的关系,以及在p16基因研究的意义和前景做简要概括.......
作者:张翠英;岑尧 刊期: 2006- 16
-
BRCA1对辐射诱发乳腺癌的作用研究进展
抑癌基因BRCA1的突变几乎存在于所有遗传性乳腺癌与卵巢肿瘤的家属,大约一半家属仅发生乳腺癌,而且其遗传能增加发生乳腺癌和卵巢癌的概率也已被确认,但这种特殊肿瘤的易感性机制还尚未明确.抑癌基因BRCA1产物至少可以通过参与DNA损伤和修复反应途径发挥其肿瘤抑制功能.细胞对DNA损伤反应缺陷会诱发肿瘤,电离辐射可引起DNA簇损伤和双链断裂,成为细胞修复过程的问题.ATM、BRCA1和BRCA2三个基......
作者:宋学术;刘伟 刊期: 2006- 16
-
胃癌组织中MDR和MGMT基因表达及其相关意义
目的:检测胃癌组织多药耐药(multidrugresistance,MDR)基因和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6-methylguanin-e-DNA-meyhyltransferase,MGMT)基因的表达,探讨MDR、MGMT基因表达的相关性及其在胃癌组织中的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应用加强型原位杂交技术通过核酸探针对76例胃癌组织进行MDR、MGMT基因检测,同时应用自动图像分析系......
作者:段家华;曾桃英;孙幼芳;王君;刘莉敏 刊期: 2006- 16
-
浸润性乳腺癌患者谷胱苷肽S-转移酶-π和肺耐药蛋白表达及其与DNA倍体的关系
目的:探讨谷胱苷肽S-转移酶-π(GST-π)、肺耐药蛋白(LRP)及DNA倍体在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FCM)定量分析56例原发浸润性乳腺癌GST-π、LRP蛋白表达及DNA倍体的状况.结果:乳腺癌组织GST-π和LRP表达的相对荧光强度(RFI)以中位数(M)表示分别为1.18和0.56,而相应癌旁组织分别为0.80和0.23,癌组织GST-π和LRP蛋白表达与相应癌旁......
作者:刘进健;苑善收;魏玲;王兴武;左文述 刊期: 2006- 16
-
乳腺癌信号转导途径中Akt的激活及意义
目的:明确乳腺癌中是否存在Akt的过度表达以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260例乳腺癌患者中Akt的表达情况.结果:乳腺癌中Akt阳性率50.00%(130/260).Akt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高于乳腺导管内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2,P=0.0450;Akt在体积<2cm3的肿瘤和体积≥5cm3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66,P=0.0006;Ak......
作者:孙丽梅;王鲁建;宋敏;宋继谒 刊期: 2006- 16
-
IHC和PCR法联合检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的微转移
目的:探讨采用免疫组织化学(IHC)和RT-PCR方法同时检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微转移的灵敏度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全身麻醉后用1%异硫蓝行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即刻取1/2SLN投入液氮中保存,然后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经常规病理切片证实包括SLN在内的腋窝淋巴结阴性患者62例,同时采用IHC和RT-PCR方法检测SLN微转移.结果:62例患者中,13例(20.97%)SLN有KT......
作者:赵佳;王水;刘晓安;刘力嘉 刊期: 2006- 16
-
乳腺癌外周血微转移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人乳腺珠蛋白hMAMmRNA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生物学预测指标的关系,探讨其作为乳腺癌微转移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应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nested-RT-PCR)技术对乳腺癌、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及健康志愿者外周血hMAM-mRNA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hMAM-mRNA阳性表达率为50.75%(34/67),而hMAM-mRNA在健康人外周血中无表达;16例乳腺良性疾......
作者:刘剑仑;杨华伟;曹骥;杨南武 刊期: 2006- 16
-
BGA-A和MDM2及HSP70在星形细胞瘤中表达与肿瘤分化及预后的关系
目的:分析BGA-A、MDM2和HSP70在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与肿瘤分化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54例脑原发性星形细胞瘤中BGA-A、MDM2和HSP70的表达进行观察,对其中41例取得随访资料的肿瘤患者存活因素进行分析.结果:BGA-A、MDM2和HSP70的表达与肿瘤分化和预后相关.MDM2在星形细胞瘤、间变型星形细胞瘤和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12,P......
作者:康凯夫;陈坚平;黄金凤;吴国标 刊期: 2006- 16
动态资讯
- 1 乳腺癌组织CXCR4和HIF-1α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
- 2 喉癌与手术切缘组织PCNA和Cdc2表达与局部复发相关性研究
- 3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和胸苷酸合成酶基因多态与乳腺癌化疗敏感性关系的研究
- 4 热疗联合长春瑞滨和顺铂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观察
- 5 苦参碱对大鼠原发性肝癌防治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 6 CEA方案治疗成人难治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 7 培美曲塞或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晚期NSCLC的临床疗效比较
- 8 高级别尿路上皮癌阴道转移一例报告
- 9 microRNA-218下调survivin表达的抗食管癌作用
- 10 MCM2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意义
- 11 肠系膜静脉血栓的超声诊断
- 12 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敲除对肝癌组织基因表达谱的影响
- 13 培美曲塞二钠与多西紫杉醇单药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对比研究
- 14 直肠癌扩大根治术
- 15 乳腺癌组织HER-2/neu基因扩增和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
- 16 乳腺癌患者术后胸壁复发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 17 广州市2009-2017年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结果分析
- 18 胃癌细胞表面标志CD44表达生物学意义的研究进展
- 19 西妥昔单抗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放射敏感性影响的研究
- 20 复方天仙胶囊对恶性肿瘤的治疗作用